网友社区控制面板: 免费注册| 社区帮助| 控制面板| 安全退出
搜索:
  
社区短信| 个人信息| 社区设置| 更改头像| 添加QQ| 语音聊天| 文件上传| 转贴工具| 我的专集| 我的订阅| 我的好友| 发贴排行| 在线记账| 赛马赚分| 获赠金币| 社区银行| 社区主页

考试培训论坛 > 休闲一刻 > 精彩文萃 > 悟空的转变—重读《西游》有感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者
正文 如何发帖?更多帮助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如何发帖?更多帮助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liaoxiongfei

社区级别: 高级版主
注册日期: 2008-01-14
发贴数量: 54506
【字体:
第1楼 悟空的转变—重读《西游》有感


  假期里, 老师要求孩子读经典<<西游记>>,平时由于工作太忙,也没有什么时间陪伴他,迫于孩子的压力,不得不从布满尘埃的书架上找出那本厚厚的原著,耐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坐在阳台上,在慵懒阳光的温暖下,难得地享受着亲子温情。



  再读西游,忽地生出不一样的感触来,儿时懵懵懂懂地看《西游记》的电视剧,一直有很多的不理解。比如说孙悟空那么有本事,曾经可以大闹天宫,后来一路捉妖降魔却总是缩手缩脚,退化了吗?神仙们打不过孙悟空,孙悟空还要请他们出面调停很多事情,有必要吗?唐僧的慈悲为怀与妇人之仁几乎是一线之隔,这样的人是通晓智慧的得道高僧吗?很多的问题,大概只能细读原著才能找到答案。



  鲁迅曾评《西游》: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西游》是部神魔小说,更是一部政治小说,当年《金瓶梅》没有被禁,它被禁了,因为它影射了很多官场的事。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政商也不高,但仍然可以看出,西天取经,在书中是佛教和道教两个系统的一次博弈,是两派斗争的一个重要拐点。我无法将其与当时的官场相对应比较,但有些东西是可以穿越时代为我们所解读的,譬如说悟空的转变。在我看来,西天取经这件事,唐僧要的是经书这个结果,真正磨练心境的是悟空,师徒四人中变化最大的也是他。再从全书来看,主角是悟空而不是唐僧,《西游记》其实是《悟空传》,与其说讲的是西天取经的故事,不如说讲的是悟空如何从一只不受约束的猴转变成了一尊端坐着的佛,用佛教术语来讲,这叫修行吧。



  从前的影视作品大多渲染悟空的英勇和叛逆,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的文艺作品开始解读他的孤独和无奈,在我心中,他是一位孤独的战斗英雄。师徒四人一路西天取经,孙悟空的智力和武艺是占绝对优势的,最有担当的是他,出力最多的也是他,然而遭受惩戒最多的也是他,这不得不让人心疼。孙悟空的缺点,譬如说“猴急”、“毛躁”,都不是世俗意义上的缺点,也不是人性的阴暗面,只能算是他气质上的天然缺陷,或者说,他的缺点,反观之,都是优点,只是不为唐僧或者神仙们的价值观欣赏,可是明明他也自我克制得好辛苦。他曾经那么逍遥快活,在花果山是一呼百应的猴王,不论什么时候回来都是应者云集。能人大多可以受苦,但是不可受气,大概很多读者都会替悟空感到憋闷,我也常常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跟着这么一位不懂得他的师父。那么唐僧有错吗,似乎也没有,他那样的性格,说不清楚是宽宏还是懦弱,如果不是悟空,也许他早被妖怪吃了。再细读原著,我才明白,他本来就是被妖怪吃过的,譬如大鹏精。唐僧就是那种可以为了自己的信仰准则牺牲性命的人,他说:“吃就吃了,我命中注定如此。”你觉得他迂腐,他却觉得自己纯粹。这样的领导和下属,注定是性格不合的,虽然一路患难与共有情有义,但也确实摩擦不断,唐僧不止一次赶走孙悟空,可是没有悟空又确实寸步难行,只能一次次地又把他召回来。有时不明白,曾经自由自在的齐天大圣哪里去了!抚卷沉思,大概是因为,现在的唐僧大徒弟已经不是曾经的大圣了!大圣占山为王可以率性而为,而唐僧大徒弟已经属于体制了,不得不讲规矩。想明白这个基本立场后,曾经的不理解我也就渐渐释怀了:孙悟空打妖怪都要走正规程序,不能只图自己打得痛快;有问题找神仙调停,是因为要尊重各仙权属,也是给大家面子;不管唐僧性格怎样慧根如何,悟空都必须尊重他,因为尊重领导是下属的本分。



  上下级不匹配是职场悲剧,上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下级,然而对于下级而言,拥有怎样的上级全靠运气,绝大多数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领导。夫妻性格不合尚且可以离婚,而朝夕相处的上下级却不能说散就散。从书中来看,悟空真是个好员工,一路西天取经,即使唐僧不明是非赶他走了,他还是心系师父的安危,只要有个台阶下,他立刻不计前嫌回来为师父效忠,从来没有恃功提要求,最终都能从唐僧的立场理解他。悟空两次出走,一次回了花果山,后来一次去找观音菩萨理论——他不再任性。而是找唐僧的领导反映问题,他这是从体制规则出发解决事情,他讲政治守规矩了。书中有一个章节讲到真假悟空,那个假悟空,逼真到连唐僧、观音、阎王都分辨不出来,我以为,他何尝不是曾经的真悟空,冥顽得如出一辙,但是从前的悟空已经不再,这假悟空也许正是作者安排的一种对照吧,或者,他是悟空性格中还留有的另一面,最后他打死了这只六耳猕猴,正如他跟自己的猴性彻底告别。命运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一只猴到一尊“战斗佛”,历经人世,这究竟是他的历练成长还是宝贵个性退化,说不清楚。笼统而言,他得到了一些,也失去了一些。



  喜欢《西游记》的人,十之八九是喜欢悟空,而喜欢悟空的人,往往觉得自己跟悟空一样又能干又委屈,看着悟空的故事,不自觉地会有代入感。我相信这个世界没有怀才不遇的事,低调隐居如诸葛亮者,都会有刘备前去三顾茅庐。一个自认为有才能的人没有被挖掘,一定有他自己看不到的短板缺陷。有句话说:怀才如怀孕,时间久了,大家总会看得出来。怀才不遇的人,往往是志大才疏,或者说没见过什么世面,就仿佛没遇到如来佛祖的孙悟空,以为自己不可一世,直到被压在五行山下,才忽然明白自己的渺小。那些怀才不遇的人,必须从根本上端正自己的心态,不要怨天哀地的,有这功夫,不如修炼好自己的本领,当成功的机会来临时可以从容应战,这才是好的职业状态。还有很多人欣赏悟空的叛逆,赞叹他是自由斗士,对于他归顺体制感到可惜,但这是悟空的选择,他在归顺后能够真真切切地修正自己与体制不相匹配的个性,唏嘘之余,我很敬佩他。我能欣赏他的转变,可能也是因为我青春不再,棱角也跟悟空一样为岁月所磨平,来不及感叹,既然青春留不住,那就坦然接受中年时光的到来吧。

Old Post 2016-05-21 09:26:16
wkmn0395现在离线 查看wkmn0395的资料 查找更多wkmn0395的帖子 添加wkmn0395至你的好友列表 编辑/删除信息 回复/引用 至顶部
liaoxiongfei
Old Post 2016-05-21 09:26:16
【字体: 第1楼
 


  假期里, 老师要求孩子读经典<<西游记>>,平时由于工作太忙,也没有什么时间陪伴他,迫于孩子的压力,不得不从布满尘埃的书架上找出那本厚厚的原著,耐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坐在阳台上,在慵懒阳光的温暖下,难得地享受着亲子温情。



  再读西游,忽地生出不一样的感触来,儿时懵懵懂懂地看《西游记》的电视剧,一直有很多的不理解。比如说孙悟空那么有本事,曾经可以大闹天宫,后来一路捉妖降魔却总是缩手缩脚,退化了吗?神仙们打不过孙悟空,孙悟空还要请他们出面调停很多事情,有必要吗?唐僧的慈悲为怀与妇人之仁几乎是一线之隔,这样的人是通晓智慧的得道高僧吗?很多的问题,大概只能细读原著才能找到答案。



  鲁迅曾评《西游》: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西游》是部神魔小说,更是一部政治小说,当年《金瓶梅》没有被禁,它被禁了,因为它影射了很多官场的事。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政商也不高,但仍然可以看出,西天取经,在书中是佛教和道教两个系统的一次博弈,是两派斗争的一个重要拐点。我无法将其与当时的官场相对应比较,但有些东西是可以穿越时代为我们所解读的,譬如说悟空的转变。在我看来,西天取经这件事,唐僧要的是经书这个结果,真正磨练心境的是悟空,师徒四人中变化最大的也是他。再从全书来看,主角是悟空而不是唐僧,《西游记》其实是《悟空传》,与其说讲的是西天取经的故事,不如说讲的是悟空如何从一只不受约束的猴转变成了一尊端坐着的佛,用佛教术语来讲,这叫修行吧。



  从前的影视作品大多渲染悟空的英勇和叛逆,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的文艺作品开始解读他的孤独和无奈,在我心中,他是一位孤独的战斗英雄。师徒四人一路西天取经,孙悟空的智力和武艺是占绝对优势的,最有担当的是他,出力最多的也是他,然而遭受惩戒最多的也是他,这不得不让人心疼。孙悟空的缺点,譬如说“猴急”、“毛躁”,都不是世俗意义上的缺点,也不是人性的阴暗面,只能算是他气质上的天然缺陷,或者说,他的缺点,反观之,都是优点,只是不为唐僧或者神仙们的价值观欣赏,可是明明他也自我克制得好辛苦。他曾经那么逍遥快活,在花果山是一呼百应的猴王,不论什么时候回来都是应者云集。能人大多可以受苦,但是不可受气,大概很多读者都会替悟空感到憋闷,我也常常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跟着这么一位不懂得他的师父。那么唐僧有错吗,似乎也没有,他那样的性格,说不清楚是宽宏还是懦弱,如果不是悟空,也许他早被妖怪吃了。再细读原著,我才明白,他本来就是被妖怪吃过的,譬如大鹏精。唐僧就是那种可以为了自己的信仰准则牺牲性命的人,他说:“吃就吃了,我命中注定如此。”你觉得他迂腐,他却觉得自己纯粹。这样的领导和下属,注定是性格不合的,虽然一路患难与共有情有义,但也确实摩擦不断,唐僧不止一次赶走孙悟空,可是没有悟空又确实寸步难行,只能一次次地又把他召回来。有时不明白,曾经自由自在的齐天大圣哪里去了!抚卷沉思,大概是因为,现在的唐僧大徒弟已经不是曾经的大圣了!大圣占山为王可以率性而为,而唐僧大徒弟已经属于体制了,不得不讲规矩。想明白这个基本立场后,曾经的不理解我也就渐渐释怀了:孙悟空打妖怪都要走正规程序,不能只图自己打得痛快;有问题找神仙调停,是因为要尊重各仙权属,也是给大家面子;不管唐僧性格怎样慧根如何,悟空都必须尊重他,因为尊重领导是下属的本分。



  上下级不匹配是职场悲剧,上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下级,然而对于下级而言,拥有怎样的上级全靠运气,绝大多数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领导。夫妻性格不合尚且可以离婚,而朝夕相处的上下级却不能说散就散。从书中来看,悟空真是个好员工,一路西天取经,即使唐僧不明是非赶他走了,他还是心系师父的安危,只要有个台阶下,他立刻不计前嫌回来为师父效忠,从来没有恃功提要求,最终都能从唐僧的立场理解他。悟空两次出走,一次回了花果山,后来一次去找观音菩萨理论——他不再任性。而是找唐僧的领导反映问题,他这是从体制规则出发解决事情,他讲政治守规矩了。书中有一个章节讲到真假悟空,那个假悟空,逼真到连唐僧、观音、阎王都分辨不出来,我以为,他何尝不是曾经的真悟空,冥顽得如出一辙,但是从前的悟空已经不再,这假悟空也许正是作者安排的一种对照吧,或者,他是悟空性格中还留有的另一面,最后他打死了这只六耳猕猴,正如他跟自己的猴性彻底告别。命运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一只猴到一尊“战斗佛”,历经人世,这究竟是他的历练成长还是宝贵个性退化,说不清楚。笼统而言,他得到了一些,也失去了一些。



  喜欢《西游记》的人,十之八九是喜欢悟空,而喜欢悟空的人,往往觉得自己跟悟空一样又能干又委屈,看着悟空的故事,不自觉地会有代入感。我相信这个世界没有怀才不遇的事,低调隐居如诸葛亮者,都会有刘备前去三顾茅庐。一个自认为有才能的人没有被挖掘,一定有他自己看不到的短板缺陷。有句话说:怀才如怀孕,时间久了,大家总会看得出来。怀才不遇的人,往往是志大才疏,或者说没见过什么世面,就仿佛没遇到如来佛祖的孙悟空,以为自己不可一世,直到被压在五行山下,才忽然明白自己的渺小。那些怀才不遇的人,必须从根本上端正自己的心态,不要怨天哀地的,有这功夫,不如修炼好自己的本领,当成功的机会来临时可以从容应战,这才是好的职业状态。还有很多人欣赏悟空的叛逆,赞叹他是自由斗士,对于他归顺体制感到可惜,但这是悟空的选择,他在归顺后能够真真切切地修正自己与体制不相匹配的个性,唏嘘之余,我很敬佩他。我能欣赏他的转变,可能也是因为我青春不再,棱角也跟悟空一样为岁月所磨平,来不及感叹,既然青春留不住,那就坦然接受中年时光的到来吧。


北京时间 20:59:09.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速回复主题
标题: (可选)
表情符号:(说明 笑 抿嘴笑 微笑 鼓掌 好 赞同 得意 酷 哭 大哭 脸红 龇牙咧嘴 拳头 难过 吻一个 色迷迷 猪头 来火 一头撞死 ⊙╊⊙b汗 迷惑
晕倒 羞羞 吐 献花 心跳 握手 财富 咖啡 送礼 电话 发邮件 阳光明媚 胜利 抱拳 OK
选项:
自动分析URL地址
邮件回复通知
显示签名


快速回复
笑 抿嘴笑 微笑 鼓掌 好 赞同 得意 酷 哭 大哭 脸红 龇牙咧嘴 拳头 难过 吻一个 色迷迷 猪头 来火 一头撞死 ⊙╊⊙b汗 迷惑
晕倒 羞羞 吐 献花 心跳 握手 财富 咖啡 送礼 电话 发邮件 阳光明媚 胜利 抱拳 OK


  显示可打印版本 | 将本页发送给朋友 | 订阅该主题
给此主题评分: